内容概括
- 文档概述:
- 目的:本文档旨在通过分析收集的作为服务(MaaS)或按需出行(MoD)用例及其相关项目,明确标准化差距,并收集可持续出行服务实施用例,促进国际经验和知识的共享。
- 范围:专注于城市或大都市规模的可持续交通服务用例,涵盖陆地、水路和航空运输,包括客运和货运。
- 用例收集:
- 来源:用例来自日本、中国和印度,具体案例见附录A。
- 分析角度:从政策制定与规划、出行模式特性、多模式连接与协调、运营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 政策制定与规划:
- 目标设定:从环境、社会、经济、福祉和韧性五个维度综合评估政策目标。
- 评估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确认政策目标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贡献。
- 出行模式:
- 需求分类:根据旅行者属性和出行目的对出行需求进行分类,识别需要出行服务的场景。
- 模式组合:探讨不同出行工具的组合(如私家车与共享汽车)以及出行服务的组合(如按时间或空间分布的服务)。
- 多模式连接与协调:
- 需求与供应侧协调:包括日常和旅游出行的捆绑、新服务诱导的需求等。
- 技术与方法:利用系统和技术手段简化出行信息的收集、服务预订和支付,整合不同服务之间的费用。
- 运营组织结构:
- 参与者角色:定义项目中各实体的角色和关系,包括政策制定者、运营商等。
- 资金来源:分析项目执行所需的财务规模、成本承担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再分配机制。
- 具体用例示例:
- 日本案例:如“Toyoake城市的choisoko”服务,通过AI技术优化路线和拼车用户,提高老年人出行便利性。
- 中国案例:如山东省的“E-highway”服务,实现不停车电子收费,缓解高速公路拥堵问题。
- 印度案例:如Jabalpur城市的“chalo”服务,提供经济实惠、可靠的公共交通,覆盖整个城市。
- 对社会的贡献:
- 多样性与包容性:促进无障碍出行,确保交通服务对所有人的可及性。
- 经济与区域发展:通过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振兴。
- 环境与福祉:减少环境影响,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本文件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出行服务用例,为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经验分享,有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交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