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0007:2017》标准主要提供了质量管理中配置管理的指南,旨在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内有效管理其配置信息。
内容概括
- 目的与范围:
- 标准目的:增强对配置管理的共同理解,促进配置管理的应用,并帮助组织通过实施配置管理提高其绩效。
- 适用范围:适用于从概念到废弃整个生命周期内对产品和服务的支持。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主要引用: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 术语和定义:
- 定义了配置、配置基线、配置项、配置状态记录和配置信息等关键术语,为后续章节提供基础。
- 配置管理责任:
- 强调了组织应明确配置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包括对产品或服务复杂性、生命周期阶段需求、相关方接口等的考虑。
- 处置权限:在批准变更前,处置权限持有者应验证变更的必要性和可接受性。
- 配置管理过程:
- 概述了组织应建立、实施和维护配置管理过程,并详细记录在配置管理计划中。
- 强调了协调配置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
- 配置管理规划:
- 配置管理规划是配置管理过程的基础,输出为配置管理计划。
- 计划应描述所需资源、责任和权限,以及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执行配置管理的详细要求。
- 配置标识:
- 配置项的选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描述产品或服务结构。
- 配置信息应包括定义和操作信息,需保持相关性和可追溯性。
- 变更控制:
- 初始发布配置信息后,所有变更均需控制。
- 变更控制过程包括变更的发起、识别、文档记录、评估、处置、实施和验证。
- 配置状态记录:
- 配置状态记录活动生成与产品或服务及其配置信息相关的文档信息和报告。
- 记录了配置信息的状态、产品或服务的配置状态以及变更处理情况。
- 配置审核:
- 配置审核用于确定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其要求和配置信息。
- 包括功能配置审核和物理配置审核两种类型。
- 附录A:配置管理计划的结构和内容:
- 提供了配置管理计划潜在结构和内容的指南,包括引言、政策、配置标识、变更控制、配置状态记录和配置审核等部分。
该标准通过详细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步骤,为组织在实施配置管理时提供了全面的框架和参考,有助于确保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追溯性、一致性和完整性。